学校要闻
{栏目别名}

  • 2025-03-17
    近日,青海民族大学校长赵海兴一行到访天外,校党委书记周红蕾、校长李迎迎、校党委副书记胡志刚、副校长程国毅出席活动。两校相关部门和学院负责同志参加活动。胡志刚对赵海兴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对青海民族大学快速发展取得的成绩表示祝贺。他指出,两校立足实际、精准对接,深化合作交流,不断提升双方的办学实力和水平,确保持续取得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天外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全力推动两校实现高质量内涵发展,更好服务国家西部民族地区建设。赵海兴对天外一直以来的支持和帮助表示衷心感谢,云顶yd2223线路检测不断强化目标导向,注重精准发力,紧紧围绕青海民族大学发展需求和青海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扎实开展合作帮扶工作。希望天外充分依托各类教育资源优势,在对口支援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推动两校在学术交流、学科建设、科学研究、资源共享等各方面深度合作,激发出强劲的干事创业活力,努力取得更多令人欣喜的成绩。两校教师工作部、教务处、研究生工作部、高级翻译学院、图书馆、教育技术与实验室管理中心等相关单位、部门负责人就学科专业建设、人才联合培养、师资队伍共建、科技
  • 2025-03-17
    近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外人才研究中心主任汤富强一行来访我校。校长李迎迎、天津市科技局党委委员、副局长谭振东陪同调研。 汤富强一行首先来到国际交流中心外国专家书屋,实地考察书屋的设施与环境,并与在场的外籍专家、学生亲切交流。汤富强详细询问了外国专家在书屋的使用体验,鼓励他们充分利用这一便利设施,进一步融入天津社会生活,促进中外文化的深度融合。在随后的座谈中,汤富强指出,天外的外国专家工作成效显著,这充分彰显了学校对此项工作的重视程度,外国专家书屋设施完善,环境优美,为专家们在津安心工作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李迎迎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外人才研究中心和天津市科技局多年来对我校外国专家工作的指导尤其是在外国专家书屋建设上的支持表示感谢,她指出,学校始终重视外国专家的管理工作,拨出专项资金提升改造专家楼,为外籍教师创造拎包入住的良好生活环境。同时加强对外籍教师聘前、聘中和聘期结束等全过程的管理和服务。2025年,我校将探索制定出台《外国专家职称评聘制度》,满足外国专家职业发展需要,使外国专家有归属感,助推其为我校和天津市的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调研期间,汤富强一行还走访考察了校史馆、北
  • 2025-03-16
    3月12日下午,河西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曹晟一行5人来我校开展专题调研,校党委书记周红蕾接见来访客人并出席座谈会,校党委统战部、求索荣誉学院、国际商学院负责同志参加座谈。曹晟对学校的热情接待表示感谢。他介绍了河西区近年来围绕推进“全域统战”进行的探索与实践,以及依托产教融合体建设促进数字贸易、跨境电商领域发展,推动河西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成果。期待校地双方能够发挥各自优势,进一步拓宽合作领域,以统一战线为平台和纽带,鼓励和带动更多党外人士积极参与地方经济建设,为推动河西区产业布局优化升级、数字经济发展建诤言、献良策。周红蕾对曹晟一行来访表示热烈欢迎,感谢河西区委统战部长期以来对我校统战工作的大力支持。她介绍了学校党外人士现状和履职情况,以及学校在推进多语种教学研究、国际文化交流等方面取得的成效。她指出,服务社会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学校愿进一步深化与地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的交流合作,紧扣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依托学校“四个高地”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社会输送更多高素质创新人才,赋能高质量发展。同时,充分发挥统一战线强大法宝作用,为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发展广泛凝聚人心、汇聚力量。会上,双方
  • 2025-03-15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教育部、市教育两委相关工作要求,分析当前面临的招生就业新形势、新任务,做好学校本年度招生就业工作,3月14日下午,我校召开2025年招生就业工作部署推进会。校党委书记周红蕾,校长李迎迎,副校长余江出席会议。党委宣传部、党委学工部、党委研工部、教务处、国内合作与校友联络工作处负责人,招生就业处负责人及工作人员,各学院党政班子成员、招生工作负责人、就业专员、2025届毕业生辅导员参加会议。会议由余江主持。周红蕾在讲话中指出,高校的招生就业工作承担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选拔和输送的重要功能,是国家大计,事关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要在思路清、底数明、举措实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就业导向,提前谋划、协同配合,推动2025年招生质量稳中有升,促进学生高质量充分就业,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对于2025年招生就业工作,周红蕾提出五点要求:一是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入推动落实“一把手”工程。从顶层设计上谋划好招生和就业工作,将工作责任层层落实到人,落实到教育教学的每个环节。二是要坚持靶向发力,贯通“招生-培养-就业”全链条机制。要充分利用数字化技术优化招生宣传、就业服务等工作
  • 2025-03-15
    为深入贯彻全国教育大会和全市教育大会精神,落实学校第三次党代会决策部署,推动实施“强师优教”工程,3月14日下午,学校在逸夫楼莎翁厅召开2025年度人事人才工作推动会。副校长余江出席会议并讲话,人事处、各教学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会议。余江在讲话中强调人事人才工作的重要性,并结合全国两会精神,督促各单位要用好当前形势的利好条件,并对此项工作提出四点要求:一是要压实主体责任,落实“一把手”工程,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全面落实学校“十四五”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和人才工作会议各项目标任务;二是要主动出击延揽人才,坚持“走出去、请进来”,耐心解释相关引才政策,推动“精准引才”,强化“以才引才”;三是要加快工作进度,严格按照规定程序和时间节点,保质保量完成年度工作计划,确保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助力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四是要创新工作方式方法,通过多形式多渠道多举措加强宣传力度,不断提升学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在会上,人事处就学校人才引进政策和人才项目申报进行详细说明,今后将着力推动“求索学者”支持计划的有力实施,通报了2025年度教师岗位公开招聘工作整体进展情况并就下一步工作进行提示部署。下一步,
  • 2025-03-14
    3月14日,学校召开2024-2025学年年轻干部教师实岗锻炼工作交流会。校党委副书记胡志刚、河西区委组织部副部长赵剑锋、天津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机关党委办公室、人事处四级调研员方娟出席,党委组织部、党委教师工作部(人事处)负责同志,参加实岗锻炼干部教师及所在单位主要负责人、设岗单位主要负责人参会。会议由党委组织部部长暴奉睿主持。 会上,圆满完成校外实岗锻炼的干部教师代表进行了交流发言,英语学院教师王祎表示,基层历练使自己从“纸上谈兵”转向“知行合一”,极大地拓展了个人价值空间,今后将继续以专业之力回应社会需求、贡献智慧。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干部李靓表示,在市级机关锻炼的经历,为自己增长见识、开阔视野、提升能力提供了难得的学习锻炼机会,今后要将锻炼期间的收获不断转化为做好外事工作的能力。交流发言结束后,相关部门负责同志为第7批实岗锻炼干部教师颁发证书,并合影留念。会上,学校党委组织部与市外办机关党委办公室、人事处、河西区委组织部成立党建联建基地,校党委副书记胡志刚为基地授牌。下一步党委组织部将继续强化党建聚合力,推动校地合作共建,增强基层党建工作活力动力,为事业发展赋能增效。市外办机关党委
  • 2025-03-14
    3月14日,云顶yd2223线路检测2024年赴疆实习支教工作总结汇报大会在马场道校区大学生活动中心隆重召开。校党委书记周红蕾、校党委副书记胡志刚出席,相关职能处室和学院负责人,各学院副书记、2024年赴新疆和田地区支教团全体成员以及学生代表参加。大会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拉开帷幕。通过《奔赴》工作纪实视频,回顾了支教团历经103天,跨越近4000公里的奋斗历程。他们怀揣梦想与责任出发,深入体察国情、民情、社情,为新疆教育事业积极贡献力量,展现了天外青年的责任与担当,深刻诠释了津疆两地教育协作的深情厚谊。周红蕾对支教师生的辛勤付出和责任担当深感自豪,并对他们取得的卓越成绩给予高度肯定。她提出三点希望: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坚持以教育为纽带绘就民族团结“同心圆”;二是发挥特色优势,坚持以语言助发展书写文化润疆“新模式”;三是提高自身本领,坚持以奋斗促成长锻造青年担当“硬肩膀”;她鼓励天外学子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主动适应变革,在产教融合、学科交叉的创新实践中不断淬炼,努力成长为具有家国情怀、全球视野、专业本领的复合型国际化人才,投身到促进民族团结、边疆发展的各项事业中去,以实际行动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精
  • 2025-03-14
    近日,乌兹别克斯坦费尔干纳国立大学副校长马赫穆多夫·奥塔别克一行到访天外。副校长朱鹏霄会见了来访客人。朱鹏霄对马赫穆多夫·奥塔别克一行的到来表示欢迎,并简要介绍了学校的办学历史、学科专业设置、国际化办学、孔子学院建设、国际中文教育、天外与中亚国家特别是乌兹别克斯坦高校的交流与合作情况。他指出,学校十分重视与中亚地区国家的合作,2024年曾承办“津彩行”中国——乌兹别克斯坦天津高等教育合作交流会,与包括费尔干纳国立大学在内的28所乌兹别克斯坦高校签署了校际交流协议。他表示,学校注重来华留学生教育,将为更多乌兹别克斯坦师生来校学习交流创造必要条件,互派学生参加彼此组织的夏、冬令营短期项目,愿与乌方建立联合教育项目,互派师资开展汉语、英语、俄语等授课,合作开展中亚以及乌兹别克斯坦区域和国别问题研究。马赫穆多夫·奥塔别克对天外的热情接待表示感谢,他表示,费尔干纳州有很多年轻人有学习中文的需求,学校计划在现有外国语专业的基础上开设中文系,建立中文教研室,希望天外能在国际中文教育师资建设方面提供帮助。期待双方在德语、法语、英语等学科专业开展交流合作,通过师生互换交流、长短期访学项目等实现合作共赢。
  • 2025-03-13
    春启新程,玉兰初绽。近日,智能语言服务产业学院“2024 AI Transformer”班迎来开学第一课。北京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教授王华树出席活动,校长李迎迎、高级翻译学院相关职能处室教学工作负责同志参加此次活动。活动由智能语言服务产业学院运营中心主任朱华主持。 活动伊始,李迎迎在题为《寄语新一代语言服务人才》的致辞中,阐释了在DeepSeek等前沿AI技术重构语言服务生态的当下,如何实现技术创新与人文坚守的平衡发展。她强调,真正的语言服务应让算法与心跳同频,号召师生以人文智慧为舵,在智能语言服务的蓝海中破浪前行,既要把握AI翻译带来的效率革命,更要守护语言艺术中不可替代的情感温度与文化意蕴。 随后,活动现场举行了聘任仪式。李迎迎为王华树颁发智能语言服务产业学院专家聘书。 高级翻译学院党委书记郭芃为“2024 AI Transformer”班助教团队颁发聘书。 聘任仪式结束后,王华树以“译见未来:GenAI技术如何重塑语言服务生态”为题,发表了专题讲座。他详细阐述了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对语言服务行业的变革性影响,指出语言服务技术正朝着自动化、智能化、定制化等七大方向发展,
  • 2025-03-13
    为深入贯彻落实学校第三次党代会精神,深化“一站式”学生社区内涵建设,聚焦师生关切,增强服务育人实效。3月13日,我校在两校区“一站式”学生社区同步开展“向师生汇报”——“一站式”社区建设专题座谈会,党委学生工作部、党委安全工作部、后勤管理处、滨海校区管委会及校团委干部、各学院师生代表、第三方服务企业负责人参加活动。会前,面向广大同学发放调研问卷,收集有效评价2100份,征集建议127条,为推进群众路线走深走实、“大思政课”堂见行见效蓄势赋能。服务改进有态度开门纳谏听真话,服务提升见真章。座谈会上,各服务企业代表向师生汇报上一年度服务情况,以数据说话、用案例复盘,既晒出“24小时响应不间断”“公共设施焕新颜”等10项惠民成果,也不回避“高峰期服务设施供不应求”“环境卫生精细化程度不高”等12条问题清单。相关部门及各服务企业对会前征集及现场反馈的意见建议逐一回应,并当场承诺立行立改,以满满的诚意为广大同学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暖心举措有温度 一枝一叶总关情,细微之处显担当。平日里宿管阿姨嘘寒问暖,唠叨里饱含着对同学们的关心关爱;同学生病时,宿管阿姨的一碗热腾腾的面条,有一种“家”的味道;阿姨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