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交流
{栏目别名}

  • 2024-12-09
    近日,伏尔加格勒国立社会师范大学孔子学院举办了一场以皮影戏为主题的文化周活动。此次活动不仅是对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深度挖掘和展示,也是推动其在国际传播中的重要举措。皮影戏作为一种拥有悠久历史和极高文化价值的艺术形式,在这次活动中展现得淋漓尽致。每一个剪影都跳动着文化的脉搏,这正是保护和传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性的真实写照。此次活动成功地激发了300多名学生对这一独特艺术形式的浓厚兴趣。此项目负责人安娜为学生们讲述了皮影的来历和历史,详细介绍了这一非遗艺术在中国的传承情况。在皮影制作工作坊环节中,学生们在孔子学院教师的细心指导下,亲手将普通的纸张变成了栩栩如生的皮影角色。这个过程不仅加深了学生们对中国传统艺术的认识和兴趣,也是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国际化传播的一次实践。通过举办本次皮影戏文化周活动,不仅加深了中俄文化交流的内涵,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并进一步发挥了孔子学院在传播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作用。今后,伏尔加格勒国立社会师范大学孔子学院将继续坚守初心,致力于传播、推广中华传统文化,努力让更广泛的群体通过这些活动,深刻领略中国文化的内涵与魅力,同时也为保
  • 2024-12-09
    近日,顺天乡大学孔子学院受邀前往牙山高中孔子课堂,联合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中国文化体验活动,400多名学生参与其中。此次活动由顺天乡大学孔子学院教师彭婷、荆琳共同指导,从知识问答到美食品鉴,每一个环节都生动有趣,激发了师生们对中国文化的浓厚兴趣。手抓饼香气四溢,文化体验精彩连连活动设置了“中国文化知识竞猜”“中国美食体验”两个环节,既有知识性,又充满趣味性,深受学生们的欢迎。通过趣味性的知识竞答了解中国文化知识,答对的学生获得免费品尝“手抓饼”的机会。活动现场热闹非凡,展台前学生们排起长队,学生们争先恐后参与活动。大家亲眼见证了手抓饼制作的过程,迫不及待地品尝这份独特的中国味道。有的学生第一次品尝手抓饼,忍不住用中文赞叹其美味;有的学生好奇手抓饼的制作方法,主动向老师请教。人潮涌动,热情点燃校园活动当天,牙山高中校园人潮涌动,气氛热烈。来自牙山高中的师生、家长,以及牙山初中的学生前来参加活动。活动摊位前满是好奇的目光和欢乐的笑声,孔院教师的悉心指导和热情讲解更是拉近了参与者与中国文化之间的距离。无论是文化知识问答区的欢声笑语,还是手抓饼体验区的阵阵飘香,都让人感受到这场活动的吸引力。牙
  • 2024-12-02
    近日,顺天乡大学孔子学院为中国学系的学生举办了一场别具特色的中国茶文化体验活动。活动由教师彭婷主持。这次活动不仅旨在普及中国茶文化的知识,也希望通过实际的操作与体验,让学生们更加深入地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与内涵。图1体验活动的第一部分,彭婷带领学生们了解中国茶文化的悠久历史与发展。从历史传说到古代文人雅士的品茶习俗,再到现代社会中茶文化的传承与变迁,她通过生动的案例,向学生们展示了中国茶文化在不同历史阶段的演变与重要地位。学生们在聆听中逐渐认识到茶文化不仅是一种饮品文化,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体验活动的第二部分,彭婷详细介绍了中国茶叶的种类和功效。她从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黄茶和黑茶六大类出发,分别讲解了每种茶叶的特点、产地和其对人体健康的不同功效,强调了茶叶作为健康饮品的作用,并现场向学生们展示了各类茶叶。课上还设置了有奖问答环节,让学生们在轻松的氛围下巩固所学的知识。学生们积极参与提问和讨论,现场氛围十分热烈。体验活动的第三部分是关于茶具的介绍和泡茶流程的讲解。彭婷展示并详细解释了不同茶具的功能与使用方法,如紫砂壶、盖碗、公道杯等,令学生们大开眼界。她逐步演示了泡茶的标
  • 2024-11-29
    近日,为开阔学生国际视野,培养复合型人才,顺天乡大学孔子学院中国学研究所与顺天乡大学人文社会融合人才培养事业团携手,举办学术专题讲座。云顶yd2223线路检测国别和区域研究院院长兼韩国世宗研究所客座研究员姜龙范教授应邀作专题讲座。本次讲座由顺天乡大学孔子学院韩方院长朴炯春主持。姜龙范结合丰富的时政材料与具体案例,为学生提供了一场学术盛宴。他强调在面对复杂局势时,需要加强自我主导问题的处理能力,并培养制定实际解决方案的综合能力。在讨论环节,学生们踊跃提问,就讲座内容与姜龙范教授进行了深入交流,从区域内各国的外交策略到未来可能的合作方向,师生们进行了热烈的探讨,现场学术氛围浓厚,展现了对时政问题的高度关注与思考能力。顺天乡大学孔子学院中国学研究所作为中韩文化与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将继续举办学术专题讲座,为学生提供更多接触国际问题与学术交流的机会,为培养国际化复合型人才做出努力。(通讯员/彭婷 内容审核/冯鹏 顾洋 张占奇)(网页编辑/庞轶丹)
  • 2024-11-12
    近日,顺天乡大学孔子学院在校园内举办了2024年孔子学院日活动。活动中,设置有丰富多彩的体验项目,让广大师生近距离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活动现场人潮涌动,气氛热烈。活动现场设有多个中国文化体验展台,包括“麻辣串”美食品鉴、中国语言文化知识竞猜、中国结手链编织、剪纸等项目。其中,“麻辣串”展台尤为引人注目,浓郁的香料味弥漫在空气中,诱人心弦的香味吸引了众多师生驻足品尝。大家纷纷表示,正宗的中国麻辣味带来了味觉上的全新体验,不少师生排起长队,亲身体验中国的特色美食。中国语言文化知识竞猜环节也受到了广泛欢迎。参与者通过回答关于中国历史、地理和文化的问题,了解了中国的文化底蕴。答对问题的参与者获得了精美的礼品,大家在轻松的氛围中,既增进了对中国的了解,也收获了参与的乐趣。(通讯员/彭婷内容审核/冯鹏窦文彤张占奇)(网页编辑/庞轶丹)
  • 2024-11-04
    应国家主席习近平邀请,芬兰总统亚历山大·斯图布携夫人苏珊娜·英尼斯-斯图布于10月28日至31日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在芬兰总统斯图布访华期间,天外芬兰语专业师生应芬兰驻华大使馆邀请,于10月29日赴北京芬兰驻华使馆参加“芬兰可持续发展教育、研究和创新日”学术论坛;10月30日赴北京天坛参加芬兰总统夫人见面会。参与活动的还有芬兰议会议员、芬兰知名企业总裁、芬兰大学校长和部分北京外国语大学芬兰语专业师生。“芬兰可持续发展教育、研究和创新日”学术论坛10月29日,天外芬兰语专业教师王烁应邀前往芬兰驻华大使官邸参加“芬兰可持续发展教育、研究和创新日”学术论坛。芬兰议会对华友好小组主席维勒·斯金纳里和副主席萨卡里·普伊斯托致辞,芬欧汇川集团、芬兰学术类大学和应用科技大学等机构代表围绕“可持续发展”进行主题发言;中国芬兰商会主席朱哈·图米宁、芬兰驻华大使馆教育与科学参赞欧力、芬兰驻华商务处贸易和创新领事米卡·克莱梅蒂宁以“科技创新”为主题进行发言。该论坛汇集芬兰和中国相关领域专家,讨论两国的气候变化、绿色技术、循环经济和可持续解决方案等问题。王烁向与会人员介绍天外芬兰语专业建设、学校与芬兰高校
  • 2024-10-23
    近日,俄罗斯伏尔加格勒国立社会师范大学孔子学院(以下简称“伏师大孔院”)举办了2024年全俄汉语听写大赛,谱写中俄文化交流的美丽篇章。自2019年起,伏师大孔院每年如期举办“汉语听写大赛”,至今已是第六届,已成为俄罗斯汉语学习者衡量自身学习成果、检验语言能力的重要平台,为中俄语言文化交流贡献了积极力量。全俄听写大赛“初级组”参赛通知此次比赛主要以线上形式进行,吸引了全俄232名来自莫斯科、圣彼得堡、索契、克拉斯诺达尔、顿河畔罗斯托夫、萨马拉、叶卡捷琳堡、托木斯克、车里雅宾斯克、伏尔加格勒等地的汉语爱好者积极参与,覆盖面广且颇具规模,展现了俄罗斯汉语学习热潮的蓬勃态势。全俄听写大赛各级别题目全俄听写大赛“中国通”级别参赛题目本次听写大赛根据选手的汉语水平分为四个组别:初级组、中级组、高级组和“中国通”组。每个组别的设置,既为汉语学习新手提供了展示机会,也为资深学习者提供了更具挑战的舞台,充分体现了比赛的包容性和多样性。选手们通过听写的形式,比拼词汇量、拼写准确度和语法理解力,全面展示了他们对汉语的掌握情况。在激烈的竞争中,经过评审团队连日来的精心批改与严格校对,德米多娃·安娜·谢尔盖
  • 2024-10-23
    近日,伏尔加格勒国立社会师范大学孔子学院(以下简称“伏师大孔院”)迎来了本学期面向汉语学习者的第一个“中国文化周”。本次文化周的主题为书法,旨在传播汉字书法之美,分享笔墨中的中华智慧。此次活动吸引了学院各年级的学生踊跃参与,为期一周的活动不仅是对书法艺术的展示与传播,更是一次深入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机会。在本次文化周的活动中,伏师大孔院特别安排了一系列围绕书法艺术展开的活动,让学生们在笔墨纸砚之间,体会到汉字的美感与书写的力量,了解到书法作为中华民族独特的汉字艺术形式,无论是形象生动、历史悠久的甲骨文,古色古香的篆书,还是飘逸洒脱的草书,抑或是遒劲有力的楷书,每一笔每一画都凝聚着书法家的心血与智慧。此外,通过活动,学生们了解了从古至今书法字体的演变过程,以文字为桥,穿越时空,与古代圣贤心灵相通,探寻汉字的奥秘。活动通过书法讲座、“文房四宝”展示、名家作品展览等多种形式,全面了解了书法艺术的魅力。从低年级初识汉字笔画的学生,到高年级已有书法功底的学生,大家共同感受到了书法学习中的乐趣与挑战。特别是在书法讲座中,老师们不仅教授了汉字的书写技巧,更从中华文化的内涵和中国的历史知识等方
  • 2024-10-23
    近日,伏尔加格勒国立社会师范大学(以下简称“伏师大”)孔子学院联合俄中友好协会及市武术协会,圆满举办了第三届五子棋文化交流赛。本次比赛共有来自伏师大、武术协会等团体的67名选手参加,参赛人数较去年翻倍,体现了五子棋这一中国传统棋类的独特魅力。活动不仅是智慧的碰撞,更为中俄文化交流搭建了新的桥梁。参赛阵容空前强大,选手热情节节高涨本次五子棋比赛参赛人数显著增长,从去年约30名选手到今年的67名,参赛热情空前高涨。为保障比赛顺利进行,组委会在原有四个组别的基础上,增设了两个新组别,共设立六个组别,涵盖不同年龄段及特殊群体。本届比赛创新性地设立了残障人士组别(关爱组),旨在为所有参赛者搭建一个无障碍的竞技平台。此举不仅体现了孔子学院对包容性和平等参与的承诺,而且也为比赛增添了更多的人文关怀,让每一位选手都有机会在舞台上绽放自己的光彩,共同绘就了一幅更加丰富多彩的比赛画卷。立意深远传承经典,弘扬文化促进交流本次比赛向广大学生展示了中华文化的智慧与风采,进一步丰富了汉语学习者的文化体验。在寓教于乐的活动形式中,参赛者不仅学习了五子棋的规则与技巧,还在潜移默化中加深了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孔子学院始终
  • 2024-10-23
    近日,在备受瞩目的韩国光州广域市第八届中国语言文化竞赛中,韩国顺天乡大学孔子学院选送的选手郑茶云,凭借其优异的表现,一举夺得汉语演讲大赛的桂冠。此次竞赛由韩国光州广域市政府与光州中国中心携手主办,中国驻光州领事馆协办,旨在深化中韩两国文化的交流与理解。竞赛内容丰富,涵盖了中国文化常识问答、汉语演讲大赛和中韩歌曲大赛等多个环节,吸引了韩国各地众多热爱中国文化的选手参与。经过初赛的激烈角逐,共有12名选手脱颖而出,晋级汉语演讲大赛的决赛。在决赛中,郑茶云以《因为有你,未来可期》为题,深情阐述了自己与中国文化结下的深厚渊源。他凭借流利的汉语、标准的发音以及沉稳自信的台风,声情并茂地分享了自己对中国文化的浓厚兴趣、学习汉语的历程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在演讲中,郑茶云不仅阐述了对中国文化的深刻理解,更深情地表达了对汉语学习的无限热情和对中国文化的极大热爱。特别是他纯正的汉语发音和丰富的文化底蕴,让众多评委刮目相看,甚至误以为他拥有中国血统或长期在中国生活过。然而,其实是因为身为韩国人的他在顺天乡大学孔子学院接受过系统的语音语调以及汉语表达逻辑的指导。他的演讲内容深刻、情感饱满,赢得了现场评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