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中国节·春节 | 俄罗斯伏尔加格勒市电视台寻访伏师大孔院 共话福韵书香映新春

来源:伏尔加格勒国立社会师范大学孔子学院 孔子学院工作处 发布时间:2025-02-11 阅读量:10

    2025中国新年之际,在中俄文化年框架下,伏尔加格勒国立社会师范大学孔子学院简称:伏师大孔院迎来一场跨文化对话盛宴。伏尔加格勒市电视台《图书日》摄制组专程赴伏师大孔院录制春节特别节目,通过“文房四宝”的艺术呈现,向俄罗斯观众解码中国春节的文化密码标志着中俄人文交流“民相亲、心相通”的密切联系中



在镜头聚焦下,伏师大孔院教师李馨以笔墨为媒,系统阐释汉字“形意相生”的哲学内涵。当镜头推近陈列的狼毫、端砚、宣纸、松烟墨时,李馨表示“文房四宝”不仅是工具,更是中华文明“敬字惜纸”传统的具象化表达。



摄制过程中,俄罗斯记者在指导下,从执笔姿势到墨色浓淡,亲身体验书法艺术“致广大而尽精微”的美学追求。当蘸满朱砂的狼毫在洒金红纸上勾勒出“龙”字时,摄制组惊叹于“一笔见乾坤”的东方智慧。



节目高潮聚焦春节符号——“福”字的文化阐释。李馨现场挥毫康熙御笔“天下第一福”,解析融合“子、田、才、寿、福”五重意象的经典书迹诞生于公元1673年的文化符号,既是帝王祈愿国泰民安的见证,更是中华“福”文化集大成的艺术表达。



这份来自东方的祝福,既是辞旧迎新的美好期盼,更是文明互鉴的生动注脚。节目录制尾声,摄制组成员获赠特别创作的生肖“福”字。电视台制片人表示“通过笔墨触摸中国文化基因,我们真正理解了‘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深刻内涵。”

 

值此中俄文化年之际,伏师大孔院已策划“文明对话”系列项目,涵盖非遗展演、典籍互译、青年论坛等多元形式。正如孔院中方院长宁怀颖、方院长布达琳娜所言“我们正在搭建的不是简单的文化展台,而是通向彼此心灵的人文桥梁。”


/通讯员 祁智威 李馨 摄影/通讯员 祁智威 内容审核/冯鹏 顾洋 张占奇

(网页编辑/庞轶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