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单位、各部门:
现转发《市科技局、市科协、海河传媒中心关于征集第三届天津市科学传播作品大赛参赛作品的通知》,请参赛人严格参照通知中规定的要求进行报名,请各单位积极组织本单位教师和学生报名参赛,以进一步营造我校良好的科研氛围,提升我校教师和学生的科普意识和科学素养。具体通知如下:
一、赛事名称
“直通科普之夜”第三届天津市科学传播作品大赛
二、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天津市科学技术协会
天津市科学技术局
天津海河传媒中心
承办单位:天津海河传媒中心教育频道
协办单位:麒麟软件有限公司
天津壹刻幻象科技有限公司
三、参赛主体
来自各区、市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办公室成员单位 (各部委办局)及所属单位,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中小学校,各驻津科研机构,在津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市级科普基地,各科技型企业,市科协所属各学会、协会、研究会、促进会的集体或个人,同时欢迎市民以个人名义报名参赛。特邀北京市、河北省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的相关单位和个人参赛。
四、参赛组别
(一) 青少年组:6-18周岁(含);
(二) 成人组:18周岁以上;
(三) 邀请组:北京市、河北省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的参赛主体。
五、作品征集方向
包括但不限于反映、展示科学精神、科学家精神、科技工作者风采、科技创新成果及转化、全域科普工作实践、全民科学素质建设重点人群等主题方向,尤其是适合以电视舞台呈现的科普文艺作品。
(一) 歌舞类作品
独唱、合唱、联唱和各类舞蹈等。
(二) 语言类作品
诗歌朗诵、TED 演讲、小品、单幕话剧、脱口秀、科学实验展演等。
(三) 曲艺类作品
相声、魔术、杂技、快板、鼓曲等。
(四) Al 创意类作品
以 “AI 赋能科普”为创作核心,利用 AIGC 平台创作科普作品,充分展现AI 技术在科普领域的应用。 AI 创意类作品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向:
1. AI 科普讲解:利用AI 技术生成动画、图像、语音等,生动形象地讲解科学知识,将复杂的科学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视觉语言。
2. AI 艺术表达:利用 AI 技术创作具备艺术观赏性的图片、视频及音乐作品,展现对美好生活和未来科技的想象和思考。
六、作品要求
(一) 内容要求
1. 参赛作品须内容积极向上,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得涉及色情、暴力、宗教与种族歧视等内容,不能与法律法规相抵触。严禁剽窃、抄袭,不得植入广告,不存在知识产权争议。提交的参赛作品将通过电视、新媒体、公共场所屏幕等渠道传播,且不受任何有关地域、期限或文字等限制;主办方拥有使用权、转授权,被转授权单位可再次转授,便于进行广泛推广传播。
2. AI 创意类作品须为利用 AIGC 平台创作的AI 内容,AI 技术的使用占比不得低于50%,并在作品说明中详细阐述AI 技术的应用方式和占比。
(二) 技术参数
1. 歌舞类、语言类、曲艺类作品均需以有声视频提交;时长3 - 5分钟;
2. AI 创意类作品可以图片、音频及视频方式提交,时长为10秒-3分钟;
3. 视频作品需采用MP4、MOV 等视频标准格式,分辨率不得小于1920x1080 (手机拍摄建议横屏/拍摄高清),视频大小不超过500M; 图片作品需采用 JPEG、PNG 等图片标准格式,分辨率不得小于1920x1080; 音频作品需采用MP3、WAV 等音频标准格式,大小不超过50M。
(三) 作品提交
参赛视频作品建议通过https://www.aki.com.cn/tjkxcb 网页进行提交,相关信息填写务必与报名信息一致。(填报内容要求详见附件2)
七、评分规则
从作品内容、艺术创新、展现效果和技术应用等多个维度进行评分。
(一) 作品内容:必须与作品征集方向中的要求吻合,科学准确,重点突出,通俗易懂,深入浅出。
(二) 艺术创新:在节目形式、节目内容、视频拍摄等方面有着鲜明的原创性和独创性,严禁使用他人的成熟作品。
(三) 展现效果:观赏性强,互动性强,感染力强;衣着整齐,精神饱满;举止大方,自然得体。
(四) 技术应用:AI创意类作品能够熟练运用AI技术,并充分体现AI 技术在科普领域的创新应用。
八、赛事安排
本次赛事分作品征集评选、“直通科普之夜”电视展播和舞台提升两个阶段。
(一) 作品征集评选
1. 征集报名:2025年3月-7月,通过广泛发动、京津冀疆四地共同征集,组织各类参赛主体挖掘创作元素。各参赛主体根据自身情况,广泛动员科技工作者、文艺类社团、青少年群体开展创作,于7月31日前提交报名表和参赛作品。
2. 专家评选:大赛设评审专家库,专家对提交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创新性、技术性、科技科普属性作出评价,形成《优秀作品提升名单》。
(二) 电视展播和舞台提升
1. 电视展播:导演团队将对经专家评选推荐的优秀作品进行电视化艺术提升,拍摄制作优秀科普作品视频,8月-12月在海河传媒中心教育频道T6 及新媒体平台进行公开展播,并推送至“科普中国”。
2. 舞台提升:邀请专业艺术院团专家、电视导演团队和专业AI 制作团队对最终入围的相关作品进行舞台化艺术提升,入围2025年度天津市全国科普月主场活动“天津科普之夜”节目单,9月在“天津科普之夜”文艺演出中进行舞台展示。
九、奖项设置和媒体宣传
(一) 奖项设置
1. 青少年组优秀作品奖:设置一等奖1个、二等奖5个、三等奖10个,获奖作品将颁发证书。
2. 成人组优秀作品奖:设置一等奖1个、二等奖5个、三等奖10个,获奖作品将颁发证书。
3. 邀请组优秀作品奖:设置一等奖1个、二等奖5个、三等奖10个,获奖作品将颁发证书。
4. 专项奖设置“最佳创意奖” “最佳表演奖”和“最佳AI制作奖”各2项,并颁发证书。
(二) 媒体宣传
电视平台:天津海河传媒中心教育频道
新媒体: “天津科协”微信公众号、 “你好天津”视频号、 “天视第六频道”抖音号、 “天视第六屏”视频号、 “天视教育”视频号、 “天视第六频道”公众号。
十、其他说明
(一) 鼓励参赛主体之间横向合作、积极联动、共同创作,提升作品的科学性、创新性、艺术性。
(二) 各参赛主体单位在组织、参与大赛活动过程中,应加强安全教育和指导,确保安全。
(三) 赛事主办承办单位不收取任何费用。
十一、联系方式
(一) 海河传媒中心教育频道李磊高菲菲
联系电话:23601828
(二) 市科协科普部齐伟联系电话:27128948
(三) 大赛专用电子邮箱: kepuzhiyea163.com
附件:1.第三届天津市科学传播作品大赛报名表
科研处
2025年3月31日
附件1 .
第三届天津市科学传播作品大赛报名表
推荐单位(盖章): 年 月 日
作品名称 |
| 参赛组别 |
中小学组、成人组、邀请组 |
推荐单位 |
个人参赛无需填写和盖章 | 作品类型 | 歌舞类、语言类、曲艺类、AI创意类 |
作品联系人 |
| 手机号 |
|
证书邮寄地 址 |
| ||
节目内容简介(300字) | AI创意赛道需详细阐述AI技术的应用方式和占比 |
附:上传参赛作品时需同时上传此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