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在西藏百万农奴解放66周年纪念日之际,云顶yd2223线路检测与西藏昌都市教育局以云端连线方式举行“津昌携手・思政铸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建项目活动启动仪式。昌都市教育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邵树斌,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郑海呐、副院长高立军、继续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田芃、副院长古亮以及双方各部门负责人、昌都市基础教育共建学校教师代表出席了本次会议。
田芃首先回顾了我校与昌都市教育局开展共建的情况,自2022年起,双方已开展3期思政骨干教师研修班,通过“理论授课+现场观摩+实践教学”三维教学模式,有效提升了当地思政教师队伍的专业素养。此次活动也是双方“理论+实践”教学模式持续深化,天外也非常愿意为边疆教育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邵树斌在致辞中指出,本次共建项目的启动旨在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通过建立常态化沟通平台推动各学段思政课目标、内容、方法有机衔接,打造数字化思政教育资源库实现优质课程资源全域共享,依托红色教育基地和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沉浸式思政课堂。随后,邵树斌以西藏昌都本地红色教育资源为依托为大家讲授了一堂生动的思政课程,带领大家重温了“两路”精神和“老西藏精神”。
昌都市第四高级中学教师丁嘉慧作为共建学校教师,衷心感谢昌都市教育局与天外为昌都思政教师搭建的成长平台。昌都市的思政教师将以此次合作为契机,积极参与思政教育联合体建设,为培养扎根雪域高原的社会主义建设者贡献力量。
高立军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的相关情况。近年来,马克思主义学院针对“05”后学生的变化,探索了新的教学模式,突出数字赋能和实践创新两个重要理念,依托中外制度比较思政课重点实验室、数字空间实验室等平台,重构思政课的教学场景,有效解决了思政课针对性不强、吸引力不够等问题,让学生真正喜欢上思政课。
最后,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郑海呐教授以构建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系统阐释了“三阶四维”育人理念为主线,针对小学、中学、大学不同学段特点设计递进式的培养目标,提出通过课程目标、内容体系、师资队伍、资源共享四维融合破解学段壁垒。她指出,未来双方将继续创建共享机制,把握不同学段教学规律,形成育人合力,深化构建“协同作战”思政教育体系,为推动思政课程改革创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出更多积极贡献。
此次深化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建活动是学校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的重要举措,通过构建“高校-地方-中小学”三级联动机制,形成了“资源共享、师资共育、实践共促”的协同育人格局。双方将持续深化课程思政改革创新,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津昌教育合力。
(文字/通讯员 崔晨光 摄影/通讯员 齐镱超 内容审核/冯鹏 蒋天皓 田芃)
(网页编辑/张明慧)